易水河畔,秋風吹號。
岸邊柳樹的枯枝,蕭索地在風中搖動。倒映在冰冷的河水中,像瘦弱的老嫗,一頭枯黃干癟的發(fā)絲,無力地散落。
他,立于樹下。一襲白色長袍,衣袂獵獵作響,身軀挺拔如松。他注視著凜然向前奔流的易水,眼神沉寂深邃,思緒涌動。
秦賊破趙,勢不可擋,大軍壓境,國將不國!這寒氣逼人的易水,好似散發(fā)著戰(zhàn)場的煙塵氣息和無數守邊將士的忠血之氣,聽它波濤翻涌的聲響,仿若聽見戰(zhàn)馬的嘶鳴、戰(zhàn)士的咆哮和箭刃沒入血肉的沉悶聲音……千萬戍邊勇士為國奮戰(zhàn),英勇捐軀,忠魂永存。他何嘗不想奔馳于戰(zhàn)場,手刃秦兵,生啖賊之血肉?可等待他去完成的,是更為重要的使命。今天,終于到了他為保家衛(wèi)國放手一搏的時候了!
“祭祀以盡矣,荊卿何以候?”略帶急迫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;厣恚匆姖M面憔悴的太子丹,以及身后數百位身著白衣、神色悲戚的門客。這些人,已在痛苦和哀傷中沉浮了太久。他,是他們唯一可以寄一絲希望的精神支柱,然而他自己又該去信仰誰?明知此去兇多吉少,但他必須昂首咬牙,向著未知的險境毅然挺進———為了危在旦夕的國家和人民!
高漸離的擊筑聲,伴著他凄涼的變徵歌聲響起,回蕩在天地間,回蕩在人心中。白衣的送行者們不禁悲從中來,以袖掩面,涕淚交加。
“莫泣!”如萬鈞雷霆劃破長空,他的吼聲響徹河畔,“生亦何歡,死亦何苦!汝等當群策群力,休作婦人之態(tài)!”
他上前一步,放聲唱道:“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!”
羽聲激昂,上百白衣志士擦干眼淚,握緊雙拳,雙目圓瞪,唱響訣別的壯歌。
他決然轉身,邁開堅定有力的步伐,踏著秋風的呼嘯、秋水的嗚咽和眾人的激揚歌聲,朝著遠離家鄉(xiāng)的地方出發(fā)。
此去,不成功,便成仁。
然而不論成功抑或成仁,他,荊軻,都是一顆永不熄滅的明星。一顆在歷史天空中永遠散發(fā)著光與熱的明星!
自始,至終,他都沒再回頭。
市三中高一(1)班 柏冰
指導教師 周蘭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