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暖花未開,但是窗外確實是有鳥叫了。有些沉悶的高三生涯還剩最后幾個月,時光是如此易逝。雖然數(shù)字的減少對生活并沒有太多影響,該睡覺睡覺,該寫的寫寫,該聽的聽聽, 但還是有些盼望、焦灼、緊張、欲語還休。
堆積的書與草稿,雜亂的筆與試卷, 教室里的一切似乎變得很模糊,就像Eason唱的一樣“愿意在角落唱沙啞的歌,再大聲也都是給你,請用心聽不要說話,請原諒我不會說話”。甚至都來不及感嘆一下現(xiàn)實的灰色,憧憬未來的奇麗,我們就被“不發(fā)光,就發(fā)慌”的危機感推搡著,走向前方,披荊斬棘,要求自己在夢想的光束照耀下,唱出最嘹亮的聲音。
想起李安的電影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,這是一個述說信仰與成長的故事。深邃闊海,浩渺星空,猛虎在側,心焉惕惕。因為那只虎,帶給少年派一種隨時的威脅,他才能夠有清晰的頭腦和生存的意志;蛟S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,伺機而動。我感謝我遇到的猛虎,盡管充滿壓力和緊張,但這些負面的情緒也是成長過程中的滋養(yǎng)劑。只有這樣,人才能夠振作起來,激起意志力,捍衛(wèi)心中的夢想。正如雞蛋,從外打破是食物,從內(nèi)打破是生命。人生亦是。從外打破是壓力,從內(nèi)打破是成長。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,那么你注定成為別人的食物;如果能自己從內(nèi)打破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成長相當于一種重生。
曾經(jīng)仰躺在草地上,無來由地羨慕天空悠悠的云朵。信步舒卷,懂你甘甜,它們的生命短暫至一天,或一時,或一秒,卻往往讓人感嘆它悅人的光彩。天空是云的胸懷,我知道,我要在自己的天地中漸漸褪去青澀,寧靜地行走與成長。詩人德里克·沃爾科特寫道,“讓我們坐看幽暗的海水/在平庸和瑣碎泛濫的生命里/像巖石一樣生活/ 我將忘卻情感/忘卻我的天賦/這比生命歷經(jīng)的一切都更偉大,更艱辛”。
有夢的等待,如同從一個原點寫出的矢量,它是有方向的。既然許諾過芬芳,就要努力開花。
市三中高三(3)班 黃凱